- 最大
- 較大
- 默認
- 較小
- 最小
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,鄧小平第三次視察大慶。
在偉大的歷史轉折之時,鄧小平在結束了對朝鮮的友好訪問后第三次來到大慶視察。
不變情懷
1978年9月14日早晨8時,鄧小平一行在薩爾圖車站下了車。他們沒有休息,首先來到大慶研究設計院地宮。“這是老地方,我來過。”鄧小平一句話把大家說得心里熱乎乎的。
設計院副院長馬夫匯報陳列館收集的全國各油田油樣時,鄧小平有些不放心地問:“是否所有油田的油樣都收集到了?”當匯報到大港油田板橋出凝析油時,鄧小平馬上問:“儲量多少?”并說大慶油田的油含蠟高。當匯報到華北油田都是灰巖裂縫出油時,鄧小平又說:“聽說華北的油沒有那么多。”復出不久的鄧小平,對全國油田狀況了解得如此詳細,令在場的人非常欽佩。
接著,大慶油田副總工程師馬啟富匯報打井情況。鄧小平詳細詢問了鉆井的鉆頭行不行,有沒有大鉆機,用的鉆機是哪個國家的,地質勘探中用沒用電子掃描這項新技術。鄧小平一行又來到新技術館,先參觀了電子計算機。鄧小平問完大慶電子計算機每天工作多少小時后,指示說:“要搞電子計算中心,一天24小時工作,不然就是浪費。”
然后,他們又來到全國油氣田遠景分布圖前。鄧小平用手指著塔里木盆地、柴達木盆地及南疆柯克亞一帶,說:“這兩個地方最有希望。”接著,手又指向北部灣一邊問:“這地方希望不很大嗎?”他的手指又很快下移到海南島的位置說:“主要是這地方。”參觀中,馬啟富匯報了陸相生油理論研究我國地質界有6種不同觀點的情況。鄧小平說:“百家爭鳴嘛!不能把人家否掉,在找礦中大家都起了作用的。”
積淀榮光
鄧小平離開地宮,又驅車來到采油現場,首先視察了采油六部喇二聯合站。在喇二聯,鄧小平視察了展覽臺、電崗、注水崗、污水崗、輸油崗和脫水崗。他與工人們親切交談,詳細詢問生產情況,認真查看了污水的處理情況。幾名女工正在值班,鄧小平關切地說:“你們一天幾個班,這勞動可不輕啊!整天站著。”接著,他翻閱了工人們記錄下的采油資料,指著資料本叮囑當班的女工:“這可不能出差錯啊!”在去輸油崗途中,鄧小平走到總閥組旁,側耳專注地靜聽那嘩嘩流淌的原油聲音。
離開喇二聯,鄧小平等又來到采油一部中6-17井。他們先走進值班房,望著墻上掛的油井綜合圖、錦旗、獎狀和崗位責任制不住點頭稱贊。走出值班房,迎面遇到20多名女工。鄧小平招呼她們,大家一起合影留念。接著,鄧小平一行來到井口旁,女子采油隊長馬秀香向鄧小平詳細匯報了這口井開發18年始終保持穩產高產的情況。鄧小平連連夸獎:“好!好!很好!”
下午,鄧小平等又來到薩爾圖倉庫視察。在工具組門前,鄧小平向歡迎的群眾頻頻招手致意。供應指揮部薩爾圖倉庫保管員劉金柱,匯報了崗位練兵情況。他管砂輪,可以用手代替尺,蒙上眼罩能摸出每只砂輪的直徑、厚度等。鄧小平順手拿起一個砂輪,放在已蒙上眼罩的劉金柱手里。劉金柱摸了摸,流利地回答:“這個砂輪的直徑是150,厚度是32,內孔是65,粒度是60。”
鄧小平看了看砂輪上的標簽,連聲說:“對了!好!”他又信步走到工具庫與保管員孫樹軍親切握手。在練兵臺前,孫樹軍戴上了眼罩,鄧小平先拿個209的軸承放在孫樹軍手里。孫樹軍摸了摸,回答結果準確無誤。鄧小平連說:“好!好!”并與他第二次握手。
鄧小平等走出軸承庫房,來到柴配組。著名保管員齊莉莉的徒弟曹淑云迎上前去激動地說:“鄧副主席,歡迎您檢查工作。”鄧小平翻開曹淑云管的賬本,問道“292機型29位號是什么?”曹淑云答:“是活塞,規格零點零零,庫存661個。”鄧小平滿意地笑了,并與她再次握手。
接著,鄧小平一行視察了鉆采組,然后離開薩爾圖供應倉庫,又驅車來到采油二部圖強管理站,分別視察了五號谷子地及六號一、六號二的玉米地。參觀完農副產品展覽,鄧小平一行又相續視察了大慶化肥廠和正在施工的乙烯工程。
愛寫未來
大慶石化總廠黨委書記劉國良向鄧小平做了匯報。鄧小平邊聽邊問,從工廠設計到工廠定員,從生產現狀到當今國際生產水平,一一了解個遍。劉國良匯報化肥廠正進行專業化管理,原有的1250人專業化分工后就要減為350人,下一步要提高員工政治素質和技術素質,進行技術考核。鄧小平邊聽邊問,對他們這種減員舉措表示贊同。
走進合成總控室,鄧小平指著前面的兩個高塔問:“這兩個塔是干什么的?”劉國良回答:“是脫出二氧化碳的。”鄧小平問:“這個廠共花了多少錢?”劉國良回答:“國外設備投資1.6億元,國內配套投資7500萬元,共花了2.35億元。”鄧小平問:“這套裝置是從哪個國家引進的?”“是從荷蘭引進的。”劉國良答完,又接著匯報說,“這個廠已投產整兩年了,共生產合成氨51萬噸,總產值2.85億元,兩年就把本賺回來了。”
鄧小平笑了,說:“那還用說!”時時刻刻都把工人放在心上的鄧小平,指著這高高的造粒塔問:“工人怎么上去?”當劉國良告訴他有電梯時,他放心地點點頭。
在工程工地會議室,工程指揮部指揮崔海天向鄧小平做了匯報。當匯報到一期工程引進9套裝置,投資要22億元時,鄧小平關心地問:“能出什么產品?”“能出很多產品,數量很大,像酒精年產20萬噸,是世界上最大的。”“這個好!搞起來快,多了可以出口,出口也有市場。”鄧小平贊同地說。鄧小平話鋒一轉問:“三廢怎么處理?”“有些東西燒掉了,污水處理分兩次。”崔海天回答道。“一定要把污水處理好!”鄧小平語氣很重地指示。當聽說準備引進污水處理裝置后,鄧小平放心地點點頭。
臨離開前,鄧小平問崔海天:“乙烯工程什么時候建成?”崔海天說:“1981年建成一期工程。”鄧小平高興地說:“建好了,我1981年再來!”在幸福的時候,人們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,一晃9個小時過去了。下午5時50分,鄧小平一行在數萬名群眾的夾道歡送下離開了大慶。
鄧小平走后,沉浸在幸福之中的人們議論著。有些人從鄧小平那深邃的目光、剛毅的表情中,感覺他老人家似乎要有重大舉措,他和藹的談話中有那么多的新思想。這新思想是什么呢?果然兩個月后,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!
責任編輯:陳爾東
znchenerdong@163.com